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

夏隆-一個時代的隕落



夏隆-一個時代的隕落

2014/01/15

一個時代的隕落,同時也是另一個時代的興起。
以色列前總理夏隆,Ariel Sharon 1928.2.27-2014.1.11。
事實上他已昏迷長達八年,沒有人知道靈魂何時離開他的軀體,所以實質上來說,何時死亡已無意義。
重要的是活時的價值,很少人如此爭議-
對以色列人,他是國家英雄;對阿拉伯人,他是殺人魔王、嗜血的屠夫。
在西方國家看來,他是一位務實的政治家;但對更廣大的世界而言,他則是一個還未被審判的戰犯。
夏隆早年從軍,直到1977年進入以色列內閣擔任農業部長。
1981年,轉任國防部長,這是他人生最大的轉捩點,也是他一生最大的爭議所在-入侵黎巴嫩,縱容盟友,黎巴嫩的長槍黨,對貝魯特難民營裡頭的巴勒斯坦人大開殺戒,老的少的、大的小的、男的女的,幾乎無一倖免-
這事件玷污他一生的英名-
讓這個以色列的巴頓將軍,變成了以色列的魔王。
這就是為什麼阿拉伯人對他的仇恨永遠難以忘懷-
當夏隆的死訊傳出,整個阿拉伯世界會狂歡慶賀的原因所在。
一九八二年的屠殺,受到舉世譴責,連以色列的輿論都大為譁然。
因為這樣,他擔任國防部長只有短短一年,就被迫下台。
如果不是美、英、法三個國家全力的迴護,夏隆絕對逃不掉國際戰犯法庭的審判。
但是命運的弔詭,卻又在預料之外-
如此殘酷的罪虐,這樣爭議的人物,卻在沉潛八年之後-
2001年,他72歲的時候,不但重返政壇,而且當上了以色列的總理。
因為以色列人普遍覺得他並非為自己,而是為了以色列的生存而承擔罪惡。
就這點而言,夏隆是他那個時代非常僥倖的幸運兒-他讓我想到被關到死的前南斯拉夫總統米羅塞維奇(Slobodan Milosevic 1941-2006),就沒有這麼幸運。
或許在夏隆深心裡頭,有過激烈的掙扎、衝突,其中摻雜了更多複雜的思緒、懊惱,或許甚至曾經有過非常強烈的懺悔:
1982年的屠殺事件,完全是不應該發生的-
當時夏隆其實可以做的更好,那才是真正的為了以色列!
因此,2004年,夏隆帶給世人更大的驚奇-
他不顧國人反對,宣佈以色列撤出加薩走廊-把巴勒斯坦的家園,還給巴勒斯坦人。
我一直在想,這些重大轉折或許就是人類不斷進化的道路-
隨著歲月消逝,智慧增長,我們於是清楚的看到:
剛強的夏隆,以色列的英雄,在晚年,開始領悟到柔軟的力量-
上善若水,人類的文明,其實就是不斷趨近於天性裡頭的良善。
不過,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-
美麗溫柔的彩霞滿天,往往瞬間即逝-
2005年底,夏隆首度中風,恢復後,還當眾大啖兩人份的牛排。
不意,2006年再度中風,從此昏迷不醒。
一生功過就此留與後人評說。
【2014-01-15 聯合新聞網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